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客户服务 > 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

国家政策扶持


    中国目前能源主要来自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采用石油以及煤,由于石油的价格不断飙涨造成发电成本增加,而燃煤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为了解决能源问题,中国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目标至2010-2012年替代性能源将提供15-30%的能源需求,而我国照明所消耗的电能约占电力总消耗量的1/6,如果目前国内1/3的白炽灯被LED代替,每年就可以为国家节省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发展LED照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到201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及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LED照明的应用将为我国节约用电2000亿度。
   我国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镓、铟储量丰富,占世界储量的70%-80%,这使我国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具有资源上的优势,在新兴应用市场的带动下,我国在近些年LED市场规模快速提升。2001-2006年我国LED市场销售额增长率48%,2006年LED 封装产值146亿元,已经形成了从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器件封装到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研发体系,现在全国从事半导体LED生产的企业有3000多家,未来5年,我国仍将把半导体照明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大力向前推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实施推广绿色照明工程:

1994年,国家组织并制订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计划》。

1996年,国家正式完成《“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方案》,并开始组织试点和实施。

2001年,“半导体照明”技术在国家“863计划”中正式立项。

2003年6月17日,国家科技部联合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建设部、中科院、轻工业联合会等6部委,紧急启动了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

2004年4月,科技部批准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五个城市成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2004年1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个节能中长期规划。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25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为2.2%,形成节能能力4亿吨标准煤;2020年,每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54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将提高到3%,形成节能能力1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同期规划新增能源生产总量的一倍还多。届时将减少2100万吨的二氧化硫排放。

2004年和2005年,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连续颁发了204号、234号关于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促进节约用电工作意见的通知。

2005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启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将照明器具列入节能重点领域,将绿色照明工程列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

2006年2月,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列入第一重点领域(能源)的第一优先主题(工业节能)。

2006年7月,建设部公布的《“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强调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绿色照明——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以及住宅中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等”列为十大节能重点工程之一。

2006年10月,国家“十一五” 8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正式启动。

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07]51号),明确指出,各级政府机构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活动时,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要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对部分节能效果、性能等达到要求的产品,实行强制采购。

2007年8月,建设部明令要求,各城市不得再在城区主干道大范围使用多光源装饰性庭园灯,景观照明严禁使用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泛光灯、大面积霓虹灯、彩泡、美耐灯等高亮度高能耗灯具。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修订通过《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起施行),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城市节约用电管理,严格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同时,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2007年11月,国务院又下发文件规定从2008年起,中国地方省级官员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

2008年1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全面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

2008年4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开始施行。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新的《节约能源法》还明确,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2008年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和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审议并原则通过《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草案)》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会议上更是明确的强调:要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今明两年大中城市政府机关、城市道路照明、宾馆饭店、公共场所等全部淘汰低效照明产品。

2008年11月,中国政府通过了总额两千一百亿人民币的生态工程和节能减排投资计划,并将加速实施包括绿色照明项目在内的十个主要节能项目。

2008年12月11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建设厅和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 “广东省大功率LED路灯示范推广会”。在这次会议上,策划实施“千里十万”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示范推广工程,即在广州、东莞、佛山、中山、肇庆、汕头等市建设总里程1500公里左右,规模约10万盏的LED路灯示范推广工程 。

2003年底对LED照明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到2008年底,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委员会有12项关于LED照明的标准通过了基本的审定,工信部LED照明标准工作组有7项LED标准通过基本的审定,假如进展顺利,这些标准在有关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审核批准后,期望能在2009年颁布实施。

2009年4月15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明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制定本规划,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规划指出,今后三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九大重点领域,完成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核心产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的任务。《规划》中十分明确地支持LED发光二极管节能照明产品推广。

2009年4月28日,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同意启动了“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国科发高[2009]189号)。同意在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保定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江苏省扬州市、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南昌市、山东省潍坊市、河南省郑州市、湖北省武汉市、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东莞市、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绵阳市、重庆市、陕西省西安市等16个省(直辖市)共计21个城市开展“十城万盏” 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通过加快推进“十城万盏”工作,建立半导体照明应用推广体系,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在产业链上的主要环节形成龙头品牌企业,建立国家公共检测与研发平台,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团队,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照明新兴产业。

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个地方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等文件精神,按《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中的要求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2010年6月3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支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