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照明发展快速,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城市照明的过快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和消耗,尤其是一些城市单纯追求高亮度、多色彩,大规模、超豪华,建设和配置不切合实际的、不科学的照明工程,浪费了能源,也造成了光污染,影响了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加剧了供用电紧张。
据《发展中的中国城市照明》数据,中国路灯总盏数为9186356盏,道路照明年总经费达52.0091亿元。中国建设部统计数字则显示,目前城市照明(仅计算景观照明和路灯等功能照明)的年用电量约占中国总发电量的4%至5%,相当于在建三峡水力发电工程投产后的年发电能力(850亿千瓦时)。这一系列数据显示,作为城市发展的形象,照明节电意义重大。
在<约克星>看来,完善现有城市照明标准体系,制定城市照明工程强制性标准,制定城市照明规划建设标准和光污染控制标准,必将成为今后中国政府引导城市照明向“高效、节能、环保、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技术性支撑。
城市照明系统用电症状分析
据中国照明学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城市路灯照明占中国照明耗电30%左右的比例,2007年中国发电总量32559亿千瓦时,其中有13%,即4233亿千瓦时用来照明,这其中又有30%用于室外照明,约为1300亿千瓦时。而且仅仅城市道路照明(包括小区照明)所耗的电就超过室外照明用电的50%以上。随着中国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路灯电能消耗也在逐年快速攀升,但路灯照明多为低效照明为主,电能利用率还不到65%,电能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很大,城市路灯照明节能势在必行。
路灯用电的浪费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超负荷运行 增加电能消耗
现在路灯最主要的弊端就是后半夜超功率运行,由于中国城市电网技术落后,造成线路的电压波动大大超过国际标准,许多地区的波动甚至超过额定电压的15%左右,特别是在后半夜民用电都不工作了,电负荷的减少使得电网电压有时接近245V,整个电网电压会升高,(额定功率)250瓦的灯(实际功率)在560瓦左右,多耗了一倍的能量。
设备维护成本高 增加设备成本
据中国电力主管部门统计,由于目前城市路灯普遍在后半夜超功率运行,使得路灯的灯泡寿命也大大缩短,实际使用寿命平均不到一年。以中国某沿海开放城市为例,路灯每年需要更换一次灯泡,更换一只灯泡所需费用(含镇流器损耗、人工、车辆等)为120元,该市共有两万多只常开的路灯,则每年仅更换路灯灯泡的费用就高达两百多万元人民币,市政开支普遍紧张与路灯照明的维修成本形成了很大的矛盾。
监控管理滞后 造成电力浪费
目前,大多数路灯照明系统灯的灯光控制采用是定时和人工的方式。由于一年四季的时差,采用定时器控制方式时要经常对定时器进行人工调整,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不说,还由于人工调整不及时造成电力浪费。
城区路灯的控制安全性低 节能效果差
中国大部分城市沿用旧式的控制箱,控制方式简单而落后,节能效果差。由于旧式控制箱内布线、电路多外露,既使接线头、触点易氧化锈蚀,又对运行维护人员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危险。